柞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柞水县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实施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乾佑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工作部门、事业机构:
现将《柞水县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5—2020年)》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87365.com办公室
2016年6月20日
柞水县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2015—202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和部署,根据教育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省、市相关要求,结合柞水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按照省、市教育规划纲要和县委安排部署,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为目标,以管办机制、培养方式、资源配置、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改革为重点,形成有利于促进我县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加快建设素质教育试点县和教育强县的战略目标,为推进柞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储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二)坚持优先发展。把保证“三个优先”、“三个增长”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保障,形成县委县政府统筹、镇(办)及部门共推、社会各界支持的良好机制和氛围,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三)坚持促进公平。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制度公平、机会公平。
(四)坚持依法治教。把于法有据、坚守底线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石,促进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
(五)坚持创新驱动。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充分释放创新活力,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三、主要目标
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深化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投入保障机制等改革试点为主要内容,深入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加快省级教育强县工作进程。
四、重要任务
(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理清发展权责关系
1.强化教育分级管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县委、县政府定期研教议教,切实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形成重教兴教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健全县政府统筹,主管部门、镇(办)分级管理的体制,强化镇(办)教育发展的属地管理职能。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根据权责关系探索建立政府宏观管教育、学校专心办教育、社会参与评教育的“管办评”分离发展机制。
2.推动部门职能转变。县编制、发改、财政、人社、国土、住建、民政、公安、消防、市监、文化、税务、审计等部门,根据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积极主动作为,转变职能,创新体制机制,优先支持教育发展,在服务教育上尽心竭力,共推教育持续优质发展。
3.加强学校内部治理。加快中小学章程建设,健全中小学校管理制度,构建行政班子发挥管理核心作用、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等参与管理监督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推动形成校长负责、民主管理、家校沟通、社会监督的中小学治理结构。
(二)深化保障机制改革,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1.强化教育经费保障。坚持把教育作为公共财政支出重点予以优先保障,确保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足额安排上级专项资金配套经费和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教育资金,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并全额用于教育,征收城市建设配套费并按规定比例用于教育,足额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按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并全额用于教育。严格执行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强化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和审计监督。
2.强化学校建设保障。建立健全学校建设保障机制,城镇规划优先预留教育用地,年度用地指标优先保证学校建设,实现学校建设与城镇拓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加大教育项目储备力度,建成县级教育项目库,优化教育项目审批程序,加快项目实施步伐,提高教育项目管理效益。
3.强化校园安全保障。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安全保障机制,完善校园安全长效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全县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购买校园安保服务。创新涉校矛盾纠纷调处协调机制,组建由县教育、综治、公安、信访、司法等部门以及“两代表一委员”组成的学校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处理校园纠纷,维护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提升学校安全防范应急水平。建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联动机制,出台《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实施意见》。
(三)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完善多元教育体系
1.普惠发展学前教育。落实教育部《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完善配备、培养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贯彻落实《陕西省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意见》,大力实施第二、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镇(办)设中心幼儿园、完全小学设附属幼儿园、村校设幼教班点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扩大公办幼儿园覆盖面;落实民办教育扶持政策,以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补贴等方式,促进民办幼儿园面向大众提供普惠服务。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加强幼儿园质量监测评估,提高保教质量。
2.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化校点布局调整,推动形成“小学(学前)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发展格局。探索开展联片教研、结对帮扶、交流轮岗、体音美教师统派制、大学区管理等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根据发展需要完成柞水县幼儿园迁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改扩建等建设任务,不断满足学生入学所需。完成全县中小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提升全县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确保2016年省级教育强县和素质教育试点县通过验收。贯彻落实国家《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制定《柞水县中小学幼儿园管理细则》。
3.优质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确保高考质量逐年提升、二本以上人数逐年突破。启动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推动柞水中学与西铁一中联合办学,成立西铁一中柞水学区;与民办院校(培训机构)合作,强化师生培训交流;加强与韩国、新加坡、泰国知名大学的合作,开办国际班,组织优秀师生赴韩国、新加坡、泰国中学、大学考察学习,接受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加强选课走班制的实践,同时实施导师制、学分制管理,确保学科走班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
4.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和柞水生源总体不足的实际,着眼长远,实行普高职高教育一体化,高中招生职普比调控在4:6左右,同时在普高就读一年后实行分流,高二学业考试后有意愿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学生,由县职教中心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获得技能证书);对愿意参加单招学生组织对口升学培训。为全体学生搭建升学、就业立交桥,构建普教、职教相互融合的特色高中阶段教育。
5.统筹发展社区教育。将社区教育、终身学习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统筹县教育、民政、人社、妇联、团委、司法、扶贫等单位、镇(办)各类资源,建成覆盖县、镇、村的教育网络,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开放便捷的社区教育与培训服务,形成社区教育合力,助推学习型县城建设,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立覆盖全县所有镇办的农科教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农技校,实行政府统筹、部门合作的管理模式,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成立县社区教育学院,统筹开展全县社区教育工作,各社区教育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制度、计划”五落实,提高社区教育服务水平。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优化德育教育。把立德树人放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首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三爱三节”(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深化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课程建设和学科教学,落实好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专题教育,加强学科德育渗透,最大程度发挥教学育人功能。贯彻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柞水孝义文化、历史文化、印象文化、民俗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中小学德育课程,编制具有柞水特色的地方德育教材。加强红岩寺、凤凰、乾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依托柞水丰厚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绿色生态资源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实践体验活动。建立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爱心公益活动。加强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开展“优化社区育人环境”、“争做柞水好少年”等活动。创新中小学德育常规、班级教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实践体验、家校共育等德育教育方法,打造柞水德育教育特色。
2.提升教学质量。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激发教育教学创新活力,形成切合柞水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扎实开展地方和校本课程,促进校本课程多样化,落实好阳光体育活动和国防教育课。强化教学教研常规管理,优化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考查和教研等教学环节,实施有效课堂,培育并追求高效课堂。认真落实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出台《柞水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激励广大教师比学赶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加强艺体教育。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积极改善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教学条件。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的学校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和每年一次免费体检制度,加强学生军训工作。抓好学校社团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切实抓好学生社团、艺术辅助、兴趣小组、“体育艺术2+1”等艺体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成长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成为创建10所以上市级体育、艺术特色学校。
4.强化健康教育。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培训培养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完成全县所有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心理辅导与疏导,促进师生身心健康。重视师生心理成长规律研究,开好健康课,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师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
5.强化精细管理。出台学校精细化管理细则,制定印发了《健全教育管理体制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办法》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五年(2015-2020年)行动计划》,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新课程改革,不断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成立教职工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推行民主决策,实行校务公开,接受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监督。推行班干部轮流担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宿舍、食堂,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成长舞台,让每名学生在班干部岗位上得到锻炼。推行“八查三清一量化”、“一监督两自主三落实”“三查两演练两协议两报告”管理制度,确保教育工作处处有管理、时时见管理、人人会管理,让教师受教益、学生得成长、教育得发展。
(五)深化招生考试改革,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1.改革招生机制。贯彻落实《陕西省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招生制度,强化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逐步推进学区制、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划片招生改革。全面实行阳光招生、阳光分校、均衡编班,杜绝“重点校”、“重点班”,化解择校、择班矛盾。严格执行陕西省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
2.改革考试机制。落实国家高考、中考政策,推行中考和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录取模式,健全高中招生比例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的办法。
(六)深化干部人事改革,激发队伍整体活力
1.重视培养招聘。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开展体育、音乐、美术、幼教等紧缺学科师资培养和招聘,每年通过招录师范生、特岗教师、人才振兴计划等不断强化师资队伍。
2.强化全员培训。强化教师教育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坚持和创新教师岗前培训,加强新教师入职教育。落实教师“一人一策”和全员培训制度,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改革教师培训内容和方式,深化国培、市培、县培、校培“四培联动”,坚持每年聘请知名专家为全县教师开展培训,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完善岗位管理。严格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全面实行教职工聘用制。健全学校领导干部管理机制,出台《柞水县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完善干部管理体系,明确干部管理权限,厘清干部管理职责,畅通干部任职渠道。建立健全进城考调、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等机制,出台《柞水县教师队伍管理暂行办法》、《柞水县教育系统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实施意见》、 《柞水县教职员工调配交流及聘用管理实施办法》,推进干部交流调配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师资均衡配置。
4.强化待遇保障。建立教师奖励制度,执行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坚持表彰奖励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全面落实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津贴。全面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出台《柞水县学校及教职工绩效考核指导意见》,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绩效激励“杠杆”。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持续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切实落实教师医疗、体检、养老等社会保障。
(七)深化评价方式改革,推动教育健康发展
1.强化教育督导。完善教育督导机构设置,健全教育督导与教育决策、教育执行之间衔接顺畅、统筹有力的工作制度,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支持、相互制约机制。建立行政监督、科学评价、指导有机结合的教育督导评估体系。推进督学责任区建设,全面落实和创新学校责任区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健全和推进督导结果公示公告、公众参与、限期整改、约谈问责制度。
2.优化学校评价。健全学校自律、部门监管、家长和社会参与的评价机制,注重多元分类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完善《柞水县学校年度工作综合考核评估办法》《柞水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实施办法》,强化质量目标管理考核。
3.优化教师评价。建立以师德为首、质量为重,教师自评和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和监督机制,既重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更重分解性评价、稳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灵活性评价。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
4.优化学生评价。全面落实《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坚持素质与能力的人才评价导向,推行绿色阳光评价。全面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点关注学生习惯养成、课业负担、学习品质、能力培养等过程性内容,建立并完善学生成长档案。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办、科教局、编办、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公安局、国土局、住建局、民政局、文广局、审计局、科协、环保局、综治办、市监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部署、统筹推进全县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教局,县科教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综合协调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工作。建立健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目标责任制和改革会商机制,各相关部门、各镇(办)要强化改革责任意识和责任约束,确保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顺利推进。
(二)营造良好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媒体深度参与宣传报道教育改革的机制,广泛宣传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义和措施,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释疑解惑,让人民群众既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又认识到改革的渐进性、复杂性,为推进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加强督查指导。强化责任意识和责任约束,将综合改革落实情况纳入职能部门考核内容。各单位要加强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指导和检查,密切跟踪综合改革进程。积极开展跟踪调研,强化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对教育综合改革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预测,避免出现大的偏差和失误。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
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
87365.com办公室 2016年6月20日印发